为进一步提高相关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对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病种诊疗规范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相关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康录生物将对这些肿瘤诊疗规范中涉及FISH检测的相关内容进行解析,今天为大家分享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背景概述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
本规范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
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
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
目前主要的分子病理标记物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状态(co-deletion)、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ATRX)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人组蛋白H3.3(H3F3A)K27M突变、BRAF基因突变、PTPRZ1-MET基因融合、miR-181d、室管膜瘤RELA基因融合等,这些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及FISH应用简介
脑胶质瘤是一组具有胶质细胞表型特征的神经上皮肿瘤的总称,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四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WHO分类》(修订版),首次整合了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和分子表型,提出了新的肿瘤分类标准。这一标准是目前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的重要依据,下面列举具有典型细胞遗传学特征的脑胶质瘤分类:
胶质母细胞瘤(GBM)
GBM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星形细胞肿瘤,由分化差的肿瘤性星形细胞组成;
无IDH基因突变,占所有GBM的90%。主要见于成人,男性多发。这类肿瘤一旦发生即为原发性GBM,多位于幕上,可累及周围及远处脑组织。
伴有IDH1或IDH2基因突变的一类GBM,由弥散性星形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发展而来,故称继发性GBM,占所有GBM的10%。
IDH1 codon 132、IDH2 codon 172基因突变、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EGFR vIII重排、TERT启动子区突变(C228T和C250T)。
检测7号/10号染色体相关基因(MET、PTEN等)及融合基因(FGFR1-TACC1,FGFR3-TACC3),融合基因(PTPRZ1-MET)有助于患者预后的评估及靶向药物的选择(2级证据)。此外,miR-181d对于GBM是一个预后相关的可靠指标,其表达状态可以预测对TMZ化疗的敏感度(2级证据)。
少突胶质细胞瘤
定义
一种弥漫浸润、生长缓慢的脑胶质瘤,伴IDH基因突变和1p/19q联合缺失。
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多数位于大脑半球,尤其是额叶。
IDH1 codon 132、IDH2 codon 172基因突变、1p/19q原位杂交、TERT启动子区突变(C228T和C250T),MGMT甲基化状态。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一种界限清楚,生长缓慢的星形细胞瘤;
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常呈囊性,具有双相组织学特点:即含Rosenthal纤维的密集双极细胞区,以及含微囊和嗜酸性颗粒小体/透明滴的疏松多极细胞区。蛛网膜下腔浸润是常见的特点。
BRAF V600E基因突变、KIAA1549-BRAF融合基因。
毛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
是一种毛细胞样肿瘤,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黏液样基质和以血管为中心的形态单一的双极性肿瘤细胞,通常没有Rosenthal纤维和嗜伊红颗粒小体。
KIAA1549-BRAF融合基因。
室管膜瘤
一种生长缓慢的肿瘤,发生于儿童和年轻人,起源于脑室壁或脊髓导水管,由肿瘤性室管膜细胞构成。
肿瘤界限清楚,细胞密度适中,核形态单一,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呈胡椒盐状,核分裂像罕见。血管周围假菊形团和室管膜周围菊形团是室管膜瘤的关键特征。
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三个亚型:乳头型室管膜瘤、透明细胞型室管膜瘤和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
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是一类RELA融合基因阳性的幕上室管膜瘤,预后较其他类型室管膜瘤差。
C11orf95-RELA融合基因。
血管中心型脑胶质瘤
常见症状是癫痫发作,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脑胶质瘤,儿童和青年人多见。
组织学特点为血管中心性生长,单形性双极瘤细胞和室管膜分化。
MYB-QKI融合基因。
康录生物快速探针优势
康录生物快速FISH探针采用非重复序列设计原理,探针特点如下
快速:杂交时间短,可根据临床需求自由选择2-16小时杂交;快速FISH探针在出现需要复检的情况时能迅速完成,大大降低临床科室和患者等待结果的时间。
特异性高:杂交信号精准定位,非特异性的杂交信号少。
灵敏度高:针对临床上的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优势较传统探针好。
同时,康录生物具有强大的探针设计能力
康录生物的BRAF基因断裂探针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区分KIAA1549-BRAF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结果的探针。
KIAA1549-BRAF融合基因阳性
参考文献
Singh D, Chan JM, Zoppoli P, et al. Transforming fusions of FGFR and TACC genes in human glioblastoma. Science 2012;337:1231-1235.
Bao ZS, Chen HM, Yang MY, et al. RNA-seq of 272 gliomas revealed a novel, recurrent PTPRZ1-MET fusion transcript in secondary glioblastomas. Genome research 2014;24:1765-1773.
Reifenberger G,Wirsching HG et al.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genetics of gliomas - implication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therapy. Nat Rev Clin Oncol. 2017 Jul;14(7):434-452.
下期预告:FISH检测(专题十二)-肾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武汉康录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城。公司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精准医疗诊断产品为战略方向,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检测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自成立伊始便以提供更高效的诊断产品为己任,坚持自主研发,组建了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微流控、机械自动化等多学科的研发团队。公司先后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10余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FastProbe®快速荧光原位杂交探针制备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基于专利技术制备的新一代探针杂交孵育时间仅为2小时,将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时间由3天缩短为几个小时,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信噪比。
公司自主研发、国际首创的微流控芯片全自动细胞荧光原位杂交平台、自动荧光扫描系统和计算机人工智能结果判读系统,实现了骨髓、外周血和脱落细胞等FISH检测快速化、自动化、高通量和智能化,该颠覆性技术极大推动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临床应用。基于技术与产品优势,公司构建了完备的国内外营销体系,产品已进入20余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广泛的客户认可,成为国际知名的快速荧光原位杂交探针领导品牌。
公司始终秉承“快速,精准,不止于此”的宗旨,孜孜不倦,砥砺前行,为全球精准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